2025年9月初我到法国,误打误撞参加了一场古典拍卖会,结果在沙特儿出了个大风头,这让我有点飘了。几天后配资炒股门户网,德国也有一场相机拍卖会,令我蠢蠢欲动,想去科隆再下一城,那我这次欧洲之行,可就美出鼻涕泡了。
但科隆对我并不友好,六月份我在这里丢了一整包相机,其中有我特别珍视的红旗相机镜头,损失十几万,现在想想还心痛。在我犹豫的时候,阿明夫妇说可以去看看,长长见识,他们开车带我们去,而委托人看了拍品目录,也希望我们再去代为他拍一次。
德国科隆的相机拍卖会,也是一场很“悠久”的拍卖了,我在两年前知道了它的存在,这是因为蒋丰先生,我们在一个相机收藏群里,有一天他说要给我发一本德国相机拍卖目录,我给了地址,很快目录发过来,很正规的如同一本书,排版和印刷很精美。
展开剩余94%目录是德文的,看不懂,借助翻译软件看,好在图片一看就明白。
拍卖地点在德国科隆,拍卖的主题是“科技与生活”,内容非常的丰富,而相机只是其中一部分,其它还有古典电话机、打字机、计算机、显微镜、望远镜、自行车、电唱机、八音盒、测绘仪器和各种玩具,形形色色、杂七杂八,丰富诱人。
这个拍卖一年有两三次,后来凡是德国有拍卖,就有目录到。可惜每次都是拍卖的前几天才收到,虽然看着吸引人,但却来不及参加,就是想委托他人,也是时间过于仓促了。
这次我到法国后蒋丰先生联系我,又把目录邮寄我家里了,9月13日科隆有拍卖会,问我有没有兴趣参加,随即又给了我网络上拍卖目录链接。我一看坐不住了,有好几样东西感兴趣啊!
这里要介绍一下蒋丰先生,他是一个相机爱好者,原来在德国工作与生活过,同科隆的拍卖公司有过合作,后来回国成为该公司的中国代理公司,负责宣传和提供服务介绍等。他听说我想去科隆,非常支持,告诉我怎么走,到那里找谁,并给拍卖公司经理打电话,介绍我的情况,说中国有个“大咖”要到现场参拍,要给予照顾。
我们摩拳擦掌,准备前往,但是研究参加细节又发现了问题,我们要去的德国,路途近500公里,中途还要经过比利时。这段路我走过,车子还是比较多的,而阿明夫妇家里的两个小孩自己在家又不放心。关键是我们如果拍到的东西多,要直接运回来,不像法国,可以拍完不管。
最后阿明说干脆租一台大些的车,我们几个带上小孩儿,连夜去科隆,第二天白天拍,晚上再赶回来,这样就方便,也不影响什么。于是他租了一台9座商务车,够大、够宽敞,就是拍下再多的东西,也能拉回来了。
9月12日午夜,我们一行出发了,因阿明白天有事情,我们也就只能晚上走。
到科隆差不多500公里,真是太辛苦开车的阿明,他妻子在前面和他聊天说话,怕他犯困。我则上车就睡,一路上昏昏沉沉,甚至他们停车休息我都没有下车,直到清晨赶到了拍卖地,科隆郊外的一处办公楼时,我才真的醒了,下车揉了一下脸,到了。
先去不远处吃个早餐(蛋糕和咖啡),回到拍卖场,依然很早,见门口有人,就过去询问,结果人家马上知道我们是来自中国的相机收藏家,非常客气。蒋丰先生已经在电话里说明了我们的情况,他们也很重视,所有人都过来打招呼,约请我们进入展厅观看拍品。
展厅的空间不小,到处都摆满了拍品,我们要了印刷的拍卖目录,马上翻看对照,而最想看的是四台航空相机,其中有一台是瑞典的HK-7,这一台也是哈苏模仿德国的航拍相机,自发研制,主要功能是可换镜头、换后背,这一理念也为后来的哈苏120单反相机打下了基础。
重要的这款相机非常稀少,北京蔡元主席有一台,是高价购买的,成为个人收藏的亮点,经过宣传,成为了中国收藏家眼中的热物。这次又一台在科隆拍卖会出现,自然也是收藏家翘首以待的目标,而我的委托人,不仅想要这个,另外几台,也想收为麾下。
我看网上的目录,已经圈定了不少东西,到现场最大的好处是可以“上手”,而实物与图片还有很多认知差距,不到现场是无法确切的体会。当然了,我所说的是那些古典的相机,少见的相机和早期摄影器材,而进入工业化后的相机,已经没有什么不可预知而言,早就玩熟,这些也不是我的竞拍目标。
除了航空相机,我还看好了几台早期木头相机,两个大座机,另外还有一把“扇子”,上面镶满了照片,这个东西少见,够老,也有趣,对于早期摄影文化的展示与研究非常有益。
还有就是一些古典相机的最后判定,是否准确。早期木头相机年代久远,而修复与复刻也是大量存在,不看仔细,容易失误,另外就是一些器材的状态和是否有损坏,所匹配的镜头是否“原装”和合乎时代。
由于蒋丰先生事先的电话高抬了我们,不仅提前进入展室预览,而且是可以随意的翻看,可以近距离接触,这一刻有了贵宾的VIP感觉。
一个像是主管人的先生过来和我打招呼,他特意给我推荐了一个纸盒“放大镜”,这个东西合起来是一本书,而打开是一个非常大的“望远镜”式放大镜,这是最早期的光学产品,制作时间大约1700年,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了。
他说这个东西来自亚洲,是一个中国人十几年前带到欧洲的,被人一直收藏着,现在拿来拍卖,是非常珍贵的光学用品,不要错过了。
我原来对这个物件没有啥关注,听他说才查一下资料,原来是荷兰产的,合起来就好似一本书,上面写着“穿越荷兰之旅”,而这个时期,荷兰的航海业发达,还有东印度公司做东方贸易,难道与这个有关,不是很懂,但是它的出生年代,在光学历史上,应该是值得拥有的,而且个头这么大,太难得了。可惜他说来自亚洲,是中国带到欧洲,不知道有没有确切的资料和证据。但起拍价才450欧,值得一博!
他给我介绍一圈相机,余兴未尽,走到办公室,拿出一幅中国字,上面写的是“相机王”,是一位中国人送的,那么姑且把他叫做“相机王”先生。
“相机王”先生对我们非常友好,中间休息还把我叫到办公室,给我们几本古典相机书籍,不知道是不是他写的。
我一时高兴,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我到了科隆的消息,马上有了回响,有几位收藏家联系我,原来想参拍的中国人不止我一个人,还有几位在中国和其它地方跃跃欲试,等待着开始。
拍卖是十点开始,我早早坐在了前排等待,德国拍卖规矩不同于法国,先填一个表,然后就可以领牌了,而且牌子很随意,号码都大。当然也就别想1号牌了,我领的是406号。
到现场的人并不多,不超过二十人,稀稀拉拉坐着。
参拍的人太少了,有点出乎我的意料,然而在另外一侧的“包厢”里,则是涌进了很多参拍的工作人员。后来我才知道,虽然拍卖公司自己不设网上直拍,但却有四家代理公司做网上直播,可以委托代拍。除此之外,还有还几部电话拍卖,这个“私密”的包厢空间,才是今天拍卖的主战场。
或许,这也是当今世界性质拍卖的主流和发展方向,拍卖现场看似沉寂少人,但网络上会是杀得昏天地暗了,这就需要良好的运作和宣传,需要知名度和可信任度,还有就是拍卖方的服务理念以及诚信品牌。而这家拍卖公司运行几十年,做的真的不错,蒋丰在中国也是开足马力宣传,成果非常明显。
我没有询问代拍平台需要多少手续费,但是拍卖公司收取的税费合计25.94%,比法国的22%高了不少啊!
拍卖开始了,最先是早期各种计算器,其中还看到了中国的算盘,基本都能拍出,有的还有小高潮。后来是早期电话机,在接下来是打字机和仪器。五花八门,眼花缭乱,虽然看不懂,但也了解了一两百年前欧洲科技发展中,很多数据是用它们计算或者统计的,这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物证,可惜我们的发展过程中缺失了这一阶段,只有古老的算盘支撑着走进了现代文明阶段。
差不多两个小时后,终于迎来了相机时刻,第一件拍品是一些徕卡(徕兹)的早期文件和照片。400欧元起拍,本不是我想要的,但为抢个彩头,我也跟进,一路跟到500欧停下,还有几个人争抢,最后是1200欧成交。
来不及思考回味,就到了一台美国1920年产的135规格相机,木质包皮,这种相机是为了配合电影机试拍使用的,属于徕卡的早期参考机型,也是小型相机历史上非常珍贵的品种。我对这个有兴趣,900欧起拍,马上几个人争抢,我盯到了3000欧,但势头不减,我退却了,最后4000欧成交。
接连两件拍品没有抢到,毛都没有,这让我很懈气,按以往参加拍卖习惯,我都是不顾一切抢第一件拍品,为了一个气势,给自己提气壮胆。而今天,实在是抢不上,与我的心里价位差多了,不能“胡来啊”。出师不利,我有了“不祥”的感觉。
接下来,再拍,基本都是135、120等现代相机,不是我想要的,这其中我虽然心不在焉的举几次,也都是没有斩获,直到187号,是9台木盒相机和一些照片资料,300欧起拍,450欧拍下,总算有了收获。
接下来,还是没有太想要的,到了197号,两台相机200欧起拍,我还是450欧拍下。
弟200号拍品我原来有兴趣,几台小相机中有三个很像中国早年的“标准镜箱”,但我预展特意看了,都不是,或者是“标准镜箱”的原型机而已,也就没有所动,最后只是拍了200欧。
但到了212号航空相机,我打起了精神,这也是我今天主要的目标,接下来是四台航空相机,起拍价格都不高,我特意查询了早期此类相机的拍卖记录,成交价格也就在1000-2000欧之间,而这次拍卖目录上的指导价格,也都不到2000元,但委托人要出的价格可是远远超过的,应该势在必得,或者取其一两件,总算可以吧。
然而现实真打脸,啪啪打脸。第一台起拍价400欧,马上跟进,而同时现场与网络,加上电话,全部热络起来,还几位跟进,很快过了2000欧,我有些吃不住了,仔细看看拍品,这个东西最多人民币也就过万啊。这次是两台一起拍,于是又加,但是到了3000欧,我收手了。我是代别人拍,容不得头脑发热,放弃吧。
我放弃了,其它竞拍人还是热情似火,一路高开,最后是11000欧元,被网络上买家拍下。
接着第二台德国航空相机(1926),我继续跟进,很快由400欧追到了4000欧,我又跟不动了,而这台最后是8000欧成交,还是网拍。
第三台是一个日本鬼子的航拍机(1938),样子怪异,但功能简易,起拍240欧,我知道可能要没戏了,硬着头皮跟到3000欧停止,最后这台也拍到了5200欧。
最后一台是哈苏的HK-7(1941),也是今天的重头戏,650欧起拍,瞬间就过万了,我想想来时的势在必得,但也是局限于20000欧,但看场上的势头,凶多吉少,还是硬着头皮跟,到了2万欧,我收手了。可是拍卖并没有停止,此刻就是场外再争,最后到了32000欧成交。
后来我在才知道,这几台航空相机都被国内一个著名收藏家网拍买走了。
而我此刻则心里拔凉了!
原来想这里再露下脸,再能捡漏,多拍几个,像法国那样,场上无敌,感受一下拍卖场的乐趣,但是现实真的打脸。我在现场真的看不到有几个举牌的,如同法国一样,现场这些人可能是专为某款相机来的,也是只争抢自己想要的,而在真正的对手是在看不见的网络上,在世界各地,这场拍卖会真的杀红了眼啊!
拍卖场多次出现有趣一面,就是拍卖师已经落槌,结果那边电话依然出价,最后又重新“启动”,这在拍卖会上是大忌,不应该啊,但后来我知道,这里主要是电话沟通的问题,拍卖会已经影响了全世界,而有些买家又是老顾客,要特别关照,而网络拍和现场拍的非常快,电话跟不上,又要照顾老顾客,主持人不得不停下来“重新启动”。
到了中场休息时间,我站起来往外走,阿明的媳妇在同女经理聊天,经理说今天有些反常,整个拍卖价格都是往上走,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期,特别是这几台航拍机,价格超过一倍还多,她说我没有追拍是对的,价格过头了。
阿明媳妇拉过一个老爷子给我介绍,说他是法国的相机收藏家,就住在巴黎,和她家离的不远,老人约我们有时间去他家看看。老人也说这个拍卖太离谱了,价格疯了。
这样说来,我还有一些安慰,鼓足勇气再战下半场,最后在两台大的木座机上,我得手了,当然是没有人和我争,这个太大,无法运输吧,而我的委托人是想建一个古典相机收藏馆,需要这样大相机,有看头也有牌面。
很快到了那把扇子相框,280欧起拍,这个是我必要拍的,我也很喜欢,但起拍后争抢的人还是不少,现场有,网络上更猛,最后只有网络和我争抢,我举到了3000欧,他马上网络跟进3100欧。我承让了。
而另外我争抢的就是那个荷兰的书型光学放大镜,300多年历史,450欧元起拍,现场一个人跟我较劲,成了我们两个人的表演,一路追杀,反复较量,最后他出到4400欧,我不要了,想想,不就是个纸壳做的放大镜吗?这不是我们的文化,不要了。
后来在付款的时候,这个人排在前面,同工作人员一再交涉,阿明媳妇告诉我“他带的钱不够了”。然后让我们先办理,他去筹钱,看来这个价格也是远超了他的预期。不过他也是性情中人,势在必得,而我让至少多付了3000欧。
至此,拍卖也到了尾声,我最后努力拍下一台非常大的立体幻灯机,1870年产品,1200起拍,2000元拍得,算是安慰。
这场拍卖现场人并不多,也很少有直接厮杀的场面,我唯一争执几次的边上一个老爷子,拄拐来的,有几次和我争抢,其中有两个我拿下,后面两次也就不忍心了,让给他了。
这场拍卖主要是网络拍和电话拍,是一场完全不见面的厮杀,最后90%的拍品也是他们拍走了,而现场人不仅少,也很少有往上冲的,或许只有我感兴趣的多,举牌次数最多,也算是现场之王,还是挺显眼的。过后拍卖经理对我们就很客气,希望我们继续参加,表示我们买的东西,一定帮我们打包好。
拍卖还在继续,剩下的我们没有兴趣了,买单打包走人!
这个期间我没有什么事,就用翻译机和他们闲聊,“相机王”非常愿意和我交流,他说没有来过中国,但他母亲早年来过,并在旅行途中生病,受到了中国人的照顾,对中国很感谢,他说自己原来是拍电影的,后来数码影像兴起,他就改行了。现在还在研究老相机,做文化。
我说这次拍的不理想,没有想到科隆的拍卖这样高涨,这和他们的国际影响是分不开的,他也说,有很多中国人关注他们的拍卖,希望我明年再来拍。
我说感谢他们的邀请和服务,回去后,我会把这次拍卖写成文章,发到互联网上,边上一个正在打包的人听说了,希望我能把文章发给他们,他们要转载,他也是负责外宣的。而经理说,我们这次到访和参加拍卖,也是中国相机收藏家首次直接到现场,以前虽有中国人来,只是个别的代拍。他们也会把我们到场参拍的资讯和图片发布到他们的网站和橱窗里。
这次参拍虽然不理想,但是依然拍下了十几件东西,特别有一半都是比较大的,也只好拆开,还好租了一辆大车,后面也都塞满了。
此刻天已经完全黑了,我们要连夜赶回巴黎,阿明说他睡了一下午,没有问题,而我虽然又渴又饿,但是却吃不下,上车就昏昏赫赫的睡着了,一路不吃不喝,卫生间都没去,非常疲惫。
半夜一点,我们回到了巴黎,一颗心放下,这次除了拍卖会揪心,还有就是行车安全,毕竟跑了一千公里,而且都是夜里,阿明一家子陪伴啊......
这次科隆并不顺利,预想的大部分没有拍到,其主要原因是我被法国的胜利冲昏了头脑,以为欧洲拍卖不过如此,但科隆的不同,在于它不仅仅是区域性的,而是面向全世界,也完美的覆盖了中国,宣传工作到位,参与人多,拍卖自然就火热。事后我知道,有位中国收藏家这次拍下了十多万欧拍品,而另一位收藏家则拍下了1.8万欧的一台银板相机,还有多少中国收藏家参与,我不知道的呢?
通过科隆相机拍卖,我看到了世界上依然有人在收藏相机,特别是古典相机,比早几年价格也是大幅度提升,这和我的预判与期望是一样的,在今后的很长时间了,早期古典相机因为存世少,个性化,以及对摄影术发展的贡献,逐渐成为“文物”,升值空间会很大。而传统的胶片工业化相机,会逐渐被人遗忘,徕卡虽然现在很火热,但终会也有冷却和渐渐减热的可能,因为机械化大规模生产的相机,毕竟产量很大。
看到有这么多中国人参与相机文化的拍卖和收藏配资炒股门户网,还是很值得高兴的。
发布于:辽宁省众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